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

     
 

【萌芽期:清代時期】
八里打石業起於清代,以開採埤頭、大崁山區,俗稱「石頭山」一帶的裸露石材為主。主要遺跡有乾隆、嘉慶年間的觀音山石墓園,淡水福佑宮道光年間的觀音山石石雕,及觀音山麓的幾間平直砌、亂石砌的百年石厝,以及更多以觀音山石做為建築基石的土捔厝。

 
 

【始盛期:日據時期】
日據初期,由於總督府頒佈「宮廟保存諭示」促使廟宇建築興盛,來自福建惠安的石匠帶來精湛的石雕技藝,也訓練不少臺灣學徒,奠定臺灣傳統打石業的基礎。
隨著侵華戰爭的進行,交通不便,原本建築用的進口閩粵高級石材青斗石、泉州白石等,漸次由觀音山石取代,由是八里打石業日盛。

 
【衰微期:戰後初期】
戰後初期八里打石業隨著經濟不景氣而蕭條,滯臺大陸石匠多數返鄉,臺籍從業人員,也多轉業糊口。
【復盛期:民國60至80年代】
直到民國60年代,由於經濟起飛,社會繁榮,各類建築、藝術雕刻對觀音山石需求日多,再次帶動八里傳統打石業。然裸露石材多已採盡,最後在民國69年左右,於牛寮埔及大堀湖土地公山一帶找到大片的礦脈,並引進挖土機開採,於是興起了另一波的開採風潮。
 
           
  【轉型期:民國80年代以後】
民國80年代以後,由於觀音山石開採過度,有引發土石流危機,政府遂厲行水土保持法,開始嚴格取締濫採。在石料來源被切斷,加上民國76年解嚴後,隨著兩岸小三通開放,大陸石材開始透過各種管道進入臺灣,在人力成本昂貴及高額罰鍰等條件影響下,八里傳統打石業日漸凋零,打石工紛紛轉行。取而代之的是因都市計畫被迫從臺北濱江街遷移而來的石材行,於是八里傳統打石業在新石材商圈的興起下,成為另一個石材新故鄉。
  上一頁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