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

             
  石材由來

【人工開鑿】
約在民國60年代以前,石材的由來是以人工露天開採為主,選 擇天然裸露的原石,以鋤頭將四周泥土清除,然後以繩索綑綁,合 力拉出。婦女們則協助清土、拋光等工作。為減輕搬運重量,通常 石匠在山上便直接將石頭裁成所需尺寸初胚,然後利用「拖石路」 或「輕便車」拖送到平地,再以牛車拖運至廠房匯集。

【機器開採】
直到民國60年代中期,石材的開採方式逐漸轉變,開始利用挖土機、地鑽等工具,來取得所在位置較深處的地底石材,減少了人工開採時程的花費,也降低了開採成本。採得的原石多直接以大卡車運送至石材廠存放,再視客戶需求做進一步的處理。
 
 
   
【進口石材】
八里開始進口石材貿易,可追溯至民國60年代初的本地石材廠誕生,打石業者開始使用機器切割石材販售,而後逐漸轉型為企業經營模式,80年代觀音山石禁採後,本地石材廠和外來石材行更朝向多角化經營,進口各式建築石材、石雕藝品,而此種新興的石業經營方式,也為八里打石業寫下了嶄新的一頁。
 
 
開鑿決定 (依石材之用途開鑿)
石材的開鑿決定,取決於石材本身的材質、大小和最佳用途。一般而言,採得的觀音 山巨石,多留著當重要石雕的素材。體積不夠大,連傳統墓碑大小的粗胚,都無法切割, 則裁切成方形石塊供建築材料用。
【原石開鑿的過程】  
步驟一、選材
精選質地堅硬,可深入鏤刻也不易斷碎的「觀音山石」為雕刻石材。
步驟二、開大石
用機器將所需的大石區塊切開。
步驟三、取材及分石
取得整齊分割之原石,並依其不同用途,將其整理分類,完成取得。
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
上一頁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下一頁